作者:呂岱凌 諮商心理師
有時候,我們吵了一整晚、好幾天,甚至好幾年……
只是希望對方能多懂一點我、多靠近一點我的需要。
可是,當怎麼吵都無法達到共識,心裡卻浮現一個難解的問題:
「是不是得有人,先改變一點?」
在伴侶關係中,我們常會遇到一個問題:「到底是誰要先改變?」
我們可能會想,如果對方能改變一點,我才有力氣繼續待在這段關係裡。
不曉得你是否聽過伊索寓言《北風與太陽》的故事?
北風和太陽比賽,看誰能讓旅人脫下斗篷。北風怎麼吹,旅人只會因寒冷而把斗篷拉得更緊;但當太陽溫暖地照耀,
旅人感到熱了,便主動脫下斗篷。
在伴侶關係中,我們有時也像這場比賽一樣,把對方的改變視為愛的證明。
「你願意為我改變,就代表我很重要。」
於是,我們拚命想要推動對方改變,因為只有那樣,我才覺得我們有希望。
但如薩提爾所說,改變是一個歷程,會經歷:現狀、外來干擾、混亂、新的選擇與整合,最後才是練習。
改變從來不是一蹴可幾,它需要時間,也需要雙方一起經歷。
當我們感受到現狀中的不舒服時,會渴望改變。只是每個人習慣的方式不同—
有人會溝通,有人選擇沉默;
有人表現情緒,有人選擇討好;
也有人試著刺激對方,甚至向關係之外尋求慰藉。
這些反應,也許都是想為關係創造一些動能,卻不一定對彼此真正有幫助。
會不會,在這些過程中,我只是想讓我們變得更好,但卻無意間變成了「北風」,讓對方只想把心裡的「斗篷」裹得更緊?
又或者,我們兩人都在這場寒風中努力前行,卻感到越來越孤單。
你願意先成為那個溫暖的人嗎?
改變從來都不簡單。
雖然現狀讓人難受,但它也帶來熟悉與安全感。
於是,我們會猶豫:「我真的要說出口嗎?」「在這麼不滿意的狀態下,我還要改變什麼?」「為什麼不是你先改變?」、「我為什麼要在你這樣對我的時候,先做出讓步?」
甚至,有時會冒出更深層的念頭:
「如果兩個人都不願意先改變,是不是這段關係也沒救了?」
我們害怕的是:改變可能會帶來混亂,可能讓自己顯得脆弱,甚至覺得:
「是不是我先低頭,就代表我輸了?」
但或許,那個先改變的人,其實是關係中勇敢的那一個人。
因為他願意冒險,願意試著為這段關係開一道光。
就像當初故事裡的旅人,是怎麼踏上旅程的?
而我們,又是如何開始這段關係的?
關係裡的改變,會不會不是輸贏,而是勇氣?
如果我對「先改變」這件事這麼抗拒,那份抗拒背後,是不是有我想守護的東西?
薩提爾說:「每個人的抗拒,都是值得被尊重的。」
抗拒的背後,也許是某段過去的傷口、失望、或一份想保護自己的努力。
如果我過去的改變經驗,大多是痛苦、無助或不被理解的,
那麼此刻的猶豫與防衛,其實也有它的道理。
有沒有可能,我比自己想像中更勇敢?
也許我還在這段關係裡,是因為我還沒打算放棄;是因為我還在乎。
我們都還在旅程中,披著過往的傷,也懷抱著愛的期待。
如果我願意,也許就能成為那個讓對方卸下防備的太陽。
也許,從我開始的那一點溫暖,就能為我們打開新的可能。